12BET注册(中国)APP下载-登录入口
时间:2020年12月7日(周一) 下午13:00
地点:环境大楼101会议室
题目:政府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 — 基于青藏高原Y村和D村虫草采集案例的研究
报告人:张智起
导师:李文军
研究方向:自然资源管理
摘要:在公共池塘治理理论中,政府通常被视为一个整体外部变量,具体的作用机制模糊不清。本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州Y村和D村虫草采集为例, 基于Ostrom提出的社区成功治理八项原则,通过田野调查的途径,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及关键人物访谈的方法,探究了各级政府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Y村,基层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坚持”集体采挖”的原则,同时默认该原则内的村内自治规则,并在规则制定、监督执行以及协调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促成了虫草采集成功治理。D村虫草采集治理无效可以归咎于州政府和县政府的不合理介入,具体表现为监督制裁缺位、制定的规则不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等。研究说明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研究中,将政府简单作为外部治理者是欠妥的,各级政府的角色及行为逻辑需要厘清。
题目:基于碳排放关联与经济关联的我国地区完全碳排放强度重新测度研究
报告人:李堃
导师:王奇
研究方向:区域环境治理
摘要:现阶段我国CO2的国家控制与地区考核目标主要以强度减排为主,然而由于省际贸易隐含碳的存在而引发的碳泄露问题,导致基于属地性质核算的碳排放强度已很难对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进行准确描述。部分学者基于碳排放关联,对各地区完全碳排放强度进行测度,但现有研究较少考虑各地区间的经济关联(这个地方是亮点,怎么突出一下,表现出经济拉动的考量)。本文基于中国2010年及2015年地区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前面写了此处可以省略)对各地区完全碳排放强度等进行重新测度,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研究表明:
1.尽管我国碳排放总量上升14.38%,但全国及各个地区GDP增速远大于碳排放增速,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
2.各地区直接碳排放强度与完全碳排放强度下的减排率最大相差262.78%,且两项强度的地区平均差异增长42.93%。表明碳排放关联与经济关联对各地区减排成效评价具有重要影响,且影响力在不断增大;(应该突出这两个因素对于减排成效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考虑这件事情,也是客观表述)
3.各地区同类碳排放强度最大相差5.96倍,且强度高低顺序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地区间产业分工与结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才是决定其强度水平的关键因素;
4.完全碳排放强度消除了隐含碳问题对强度测度的干扰,可有效识别地区间GDP拉动作用,揭示了本地减排对全国减排成效的影响,是更公平、有效且契合我国减排特点的测度指标;
5.无论更换何种测度方式,我国以强度减排为目标的减排模式都难以有效降低碳排放规模,有悖于全球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初衷。我国应尽快实现由碳排放强度减排向总量减排转换。